本周交易证券etf股票行情
以每股1.225的价格,等量接回了6月27号被我清仓的证券ETF龙头(清仓价1.231元),预设买点1.1,没等到,等到了再加。
目前持仓
下表除“当前股价”和百分比之外,其他科目单位为人民币亿元。
上期数据缺失
注①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,不算三年后估值;
注②对指数基金采用历史市净率计算买点卖点,不估值;
非重要事项
我持有的几家公司本周没啥值得聊的,最近有几笔交易,简单分享一下思路吧。
首先是券商。
老股民应该都听说过,券商是牛市旗手。为啥有这种说法呢,因为券商的业务模式,主要就是抽佣。
牛市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,就是交易量要足够大。交易量大了,券商在每笔交易上都进行抽佣,那赚的自然就多。所以人们才将券商称为牛市旗手。而牛市不是一蹴而就的,通常都会有一些波折。
在熊市的末尾,伴随的漫长的下跌,大多数股民觉得暗无天日,熬不住了,割肉走了。而随着这部分人的离开,交易量也陷入低迷,券商的业绩,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,人们对券商的业绩预期也随着陷入了谷底。就像去年924之前的熊市末尾,每天的交易额一度缩减至几千亿。行情不好,交易量低,券商自然就赚不到钱,所以股价也会陷入低迷。而此时,恰恰是抄底券商的好时机。
而随着924新政发布,市场火热,日成交额一度高涨至2万亿,人们对券商的赚钱能力有了较高的预期,券商的股价自然也就涨起来了。低买高卖,就是对券商行业的投资逻辑。至于如何判断高低,看近期的成交量就行。这个逻辑很好理解,数据获取和跟踪也没啥门槛。
其实,相比于A股,还是HK那边更好。首先是没有涨跌幅的限制,牛市初期的一波脉冲,通常很快就结束了,因为上面哪次都想要慢牛,不想要疯牛,所以一旦涨的太快,上面就会发A4纸往下按一按,去年这波924也不例外,“严查信贷资金违规入市”。倒不是说有多么巨额的信贷资金入市了,此举会掐断资金来源之类的原因,而是许多大资金一看上面的态度,自然就会放缓往里冲的节奏,不管是自己的钱还是替别人管钱,谁也不想买在高点。所以上面A4纸一发,自然会把疯牛按住。牛1阶段结束的太快,咱们大A这边有涨跌幅限制,券商自然也涨不到位。而HK那边没有涨跌幅限制,所以从熊末到牛初,急转弯的时间也就短短几天,一周左右,HK券商就能获得平均2~3倍的涨幅,真是太香了。
券商也是金融行业,盈利能力全是基于各种假设“估计”出来的,所以和银/保行业一样,研究个股意义不大,最多就是对同行的公司进行横向比较,挑出“假设”更保守,财务更健康的公司。与其浪费那个时间精力妄图提前埋伏未来涨幅最高的公司,不如打包买ETF,获得一个行业均值,性价比更高。也能避开对个别公司看走眼导致踩雷的情况。
从我最初建仓券商,到上周清仓,收益率30%+,基本令我满意。最早买的时候,没有想过查具体估值数据,导致买的偏贵。还好熊末的时候进行了大笔加仓,拿到了更多更便宜的入场券。上周清仓只是打算做T,起因也是一则新闻:某国资券商获批了HK那边一个啥牌照,其实和咱们这边的海量本土用户没啥关系,纯粹是情绪上的利好带动了行业一波大涨,我判断情绪过后股价还会回落,就先清仓了,打算低了再接回来。结果这周又往上涨,虽然没有到达预设买点,但还是如数接回,一买一卖也赚了几个点,基本满意吧。如果能跌倒之前的预设买点,翻倍加仓。
然后是畜牧养殖ETF,其实就是押注猪周期。
猪周期的细节还是挺多的,什么猪粮比、能繁母猪存栏量、猪价等等数据都需要跟踪,但逻辑还是最基本的供需关系。我国对猪肉的消耗量基本固定,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需求量还会逐步衰减。而供给量,则滞后于猪价,大起大落。
猪价贵的时候,人们看到养猪有利可图(甚至能赚大钱),大家都去养猪,而母猪和小猪没法凭空变出来,小猪养成大猪也需要过程,所以当下扩产,要等到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供应量的提高。反之亦然。再加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行业集中度低,小养殖户数量多,这就是猪周期的成因。
前几年,供给过剩,供大于求,猪价自然上不去,养猪企业也很难赚到钱,大家就是比谁的成本更低,亏得更少,更有希望熬死对手。而这几年,熬不住的该撤就撤了,头部企业却在逆势扩张,行业集中度有明显提升。我这次参与猪周期,就是看到了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接近供需平衡点,而且从历史市净率的水平来看,这段时间也属于历史底部范围,所以就提前埋伏进来了。
还是缺乏对个股的研究,图省事买的ETF,年初至今也有接近10%的涨幅了。这里又要夸HK某猪企,从我关注至今喜提20%+涨幅,有点意思。从历史估值水平来看,咱这边的猪ETF也还没真正启动,如果有大的跌幅我依然会翻倍加仓。
最后是有色金属,其实我没啥研究,简单记录一下思路吧,留着以后当做自我批判的素材。
多年以前,我在有色上赚过钱,后来越来越向价投的道路上靠拢,清仓后就没有跟踪了。
其实这个板块跟踪起来挺费时间精力的,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,包括但不限于:一家公司的矿分别分布在哪几个国家,产量几何,未来产能如何规划,需求量如何变化,这种金属价格大致会涨还是跌,还要考虑地缘政治的扰动,甚至还要研究全球的经济周期,烦死了。这还只是一种金属,你要是同时关注铜铝锂镍....而且一家公司的某座矿又不是只产一种金属,你想只关注一个都不行。关注这么多公司这么多矿这么多种金属,太烧脑了,不划算。
所以我还是选择打包带走,直接上有色ETF,这就简单了,看个市净率,强制忽略某一种金属的价格变化,押注整体的上涨。个股两三倍的涨幅就不奢求了,没付出那份努力自然拿不到那么好的结果,ETF从低估到高估,大概一两年的时间,能赚个百分之六七十,也足够令我满意了。
前段时间特别忙,忙到写完周记都没时间发,只发在龚粽浩上了。观察仔细的朋友应该会发现,最上方表格中的日期通常是周六,而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发文都要拖到周日晚上,就是因为没有整块的时间,统计持仓表格和写周记都要分开在两天,拼凑时间才能完成。最近更是异常忙碌,所以这篇也算是提前预告吧,9月之前应该都没时间写财报分析了,能把周记维持住更新就不错。
这周就简单聊这些吧证券etf股票行情,朋友们周末愉快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市行情鑫东财配资_外汇鑫东财配资_现货鑫东财配资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