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日,广州市人社局发布“市政府任免工作人员”信息,具体如下:
周浦,素有“浦东十八镇,周浦第一镇”“小上海”之称。坐落于周浦镇上的周浦派出所是上海市成立最早的派出所。辖区与闵行、奉贤毗邻,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基层堡垒,不仅是上海城市记忆的重要篇章,更是发展轨迹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守护者。
图说:周浦派出所民警在步行街开展夜间步巡工作(周浦派出所供图)
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。同年,周浦派出所的前身——南汇县公安局周浦分局从中大街启程,自此与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一路同行,全力守护着周浦这片热土。
9月4日上午,“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”采访活动走进与共和国同岁的派出所——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周浦派出所。75年来,周浦派出所已从“蹒跚学步”成长为全国首批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、上海市“十佳派出所”,以实际行动捍卫着周浦地区的和谐安宁。
荣誉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骈文字画,记录了派出所的历史,字画两侧印有150余方印信,是周浦派出所历代民警的名字,这些印信浓缩着他们在周浦留下的足迹。其中有这样一个名字——顾进才。看上去平凡无奇,但知道他的人,都懂得其中的分量。
传承老所长精神
顾进才是户籍民警出身,曾任周浦派出所第11任所长,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。20世纪80年代,户籍工作基本上靠民警的一双脚、一支笔,所有记录都是走出来、记录下来的。他凭借自己的双脚走遍了周浦的每个角落。居民找他办事,无需自报家门,顾进才一听,便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他们的基本信息,他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“周浦活地图”。
顾进才之所以这么“神”,天生的“好记性”当然是一个方面,但更多的还是靠脚勤口勤。他从不把自己拘泥在窗口的三尺方台中,一有时间就走街串巷,像极了电影里的马天民。
今年7月,周浦派出所的民警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了这位老所长,而他的精神还在周浦派出所代代传承。时代在变、人员在变,不变的是厚植在这片热土中的民警与群众间的鱼水情深。
图说:周浦派出所民警为辖区中考考生办理临时身份证
高效服务延伸到家门口
如今的周浦派出所户籍窗口,已经发展成为综合窗口。为应对人口导入的影响、给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护照首次申领、港澳台通行证首次申领、临时车牌办理、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都可以在派出所的一个窗口内实现。越来越多高效服务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,方便群众的同时,也让周浦派出所的窗口服务变得愈加繁忙,高峰时期一天的接待量可达600余人次。
在这个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上,综合窗口警长成为了连接警民情感的桥梁。面对繁重、复杂的业务,综合窗口警长郁庆红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温和、从容,她说:“只有你的心中装着老百姓,老百姓的心里才会有你。”
跨越十年寻亲接力
周浦派出所里的每一位民警都以高度的责任感,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,服务着这里的百姓。社区民警唐卫东、王国强、王佳荣是同一场寻亲接力赛的“三棒跑者”。他们的故事围绕着一位失踪的聋哑女孩熊某展开,跨越了近十年的时光。
2007年,熊某在上海失踪,这对她远在贵州的父母来说如晴天霹雳。面对公共视频稀缺、线索中断的困境,首任负责民警唐卫东虽历经千辛万苦,仍没有取得有效进展。 5年后,王国强接过接力棒,与熊某老家的公安机关密切合作,逐步构建出熊某的基本信息框架,但联系方式的缺失让寻找再次陷入僵局。
时间流转至2015年,王佳荣成为新一任接力者。此时,科技的进步为寻亲带来了曙光。凭借生物信息比对和跨部门合作的新机制,王佳荣终于找到了熊某的下落! 2016年7月31日,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。在救助站内,熊某父母与失散十年的女儿重逢,泪水与笑容交织。王佳荣将这份喜悦分享给了前辈唐卫东和王国强,三人相视一笑,那份欣慰与自豪尽在不言中。这场跨越十年的寻亲接力,是周浦公安爱民情怀的生动写照。
守护辖区平安、化解矛盾纠纷、服务一方百姓炒股配资首选,先后获评全国首批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、上海市“十佳派出所”等荣誉,75年来“为民情”串联着周浦派出所的点点滴滴。这个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基层派出所,不仅是上海历史变迁的见证者,更是一方平安的守护者。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
王佳荣周浦唐卫东熊某周浦派出所发布于:上海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市行情鑫东财配资_外汇鑫东财配资_现货鑫东财配资观点